内容概述:
2.0T-版本四驱系统特点
3.0S-版本的越野极限分析
路虎汽车的关键联想词应当「OFF-ROAD」越野,从老款发现到路虎卫士,两车都是翻山越岭的能手;然而新款却都换用了承载式笼式车身,理论上这种结构是不宜用于越野的,因为框架式结构的车架容易扭转变形,而车架又是汽车的核心。(四大总成均固定于车架)
所以不论是卫士还是?发现5,两车都感觉有些“娘化”了;但账面数据还算理想,数万牛米每度的抗扭强度还算理想,只是是否舍得拿去越野就要自己斟酌了,下面重点看一看发现5的四驱系统吧。
2.0T-普通四驱
发现5全系标配全时四驱系统,但是2.0T属于低标准选项;分动箱集成的是普通开放式差速器,能够实现的功能仅仅是为前后传动轴调整转速。
所谓的开放式差速其实很好理解,传动系统是通过变速箱将动力输入到分动箱,在通过与分动箱连接的前后传动轴分别为前后桥传动;最终通过前后桥各自的差速器为两侧车轮分动,那么究竟要如何差速呢?
「滚动阻力」是实现自动调整分动比例的基础,假设前轮压在冰面上,后轮在普通铺装路面;前后轮的摩擦系数差值会有十倍之高,此时前轮很滑则滚动阻力小,反之后轮摩擦力大则滚阻大。
车轮连接的是传动轴,所以车轮的滚阻就是传动轴的运行阻力;分动箱会将动力传递到传动轴上,再通过轴来二次传动。也就是说分动箱与传动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种互相的作用是“此强彼弱”甚至“此消彼长”的;说白了就是滚阻小则输出动力会比较轻松,动力就会更多或全部的传递到冰面上的前桥,后桥此时就无法获得动力了。
重点:想要越野必须保证前后桥获得的动力相同,比如前轮在冰面上仍旧可以获得50%的动力,后轮有理想的摩擦力也有50%的动力,车辆就能够被推动前行了。
但是发现5并没有能锁止分动箱差速器功能的「差速锁」,想要越野就显得不太现实了;虽然地形反馈系统比较特殊,配合电子限滑也能够一定程度的脱困——电子限滑指某一个或多个车轮打滑时,通过ESP系统为打滑车轮刹车,不打滑(滚阻大)的车轮就能推动车辆脱困了。然而限滑制动力并不是很强,单纯依靠这套系统的不是越野车,所以2.0T发现5是台不错的SUV。
3.0S-硬派四驱
升级点:
分动箱标配差速锁
提供后桥差速锁选装
差速“锁止”的是开放式差速器的分动功能,也就是以稳定的前后50:50的比例分配动力,这是保证越野的基础。
而驱动桥的差速锁则提升单轮脱困的能力,比如左后轮压在冰面上会打滑,右后轮压在铺装路面上不打滑;动力还是会“偷懒”的往左侧传动,至于电子限滑虽然能为左轮刹车,但如果效果真的会如何的话,为什么还要差速锁呢?锁止后两侧车轮获得的动力又会相同,此时有一个车轮接地即可脱困了。
这就是路虎发现5的真实水平,严格意义上只有假装落锁的3.0S版本才算越野车,而且是能够认可承载式车身也能越野才能这样评价。(个人不认同)
问题:捷豹路虎研发的英杰利发动机实际水平不好评价,捷豹与发现神行使用主力机型都比较弱,功率扭矩是不够高的;但发现5的2.0T真的不错,221kw/400N·m(1500~4000rpm)是非常高的标准,只是四驱系统又有些遗憾了。?3.0S(机械增压)选项可以说是很不理想,所谓的机械增压指增压器通过皮带与曲轴连接,在增压升扭的过程中,同时还会因压缩机本身的运行阻力,消耗掉曲轴的部分扭矩。而且曲轴的转速就是发动机的转速,以如此低的转速标准是无法实现理想增压效果,这种技术已经被主流车企淘汰了,双废气涡轮增压才是主流。那么这台机器的水平究竟如何呢?
最大功率250kw
最大扭矩450N·m(4500~5000rpm)
很显然这两主流的≤2.3T直列四缸机都不如,与≥2.5T-V6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要弱的多;所以发现5的两个版本都有突出的缺点和优点,综合性价比以66.98~83.78万的指导价分析当然很弱,这台车需要以「6/7折虎」的标准才能体现出竞争力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