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众ID系列的销量到底怎么样?还是让一组数据来说话吧。
一、ID.4X和ID.4?CROZZ上汽大众ID.4X,从2021年3月份开始上市,从一开始的月售600台左右,逐渐呈现出了增涨的趋势,在2021年7月的时候,月销量也突破了2000台,虽然说这个成绩相比大众的燃油车,根本不值一提!但是也有上涨的趋势。
一汽大众ID.4 CROZZ,是从2021年2月开始售卖的,从刚开始的月售200台,同年6月突破了2000台,同年8月突破了3000台,这个上涨的趋势,甚至比ID.4X的还要高一些!不过懂车的人也都知道,这个原因应该出在了上海的绿牌上,ID4X的长度不够,和上海绿牌规定的长度,仅仅只差了8mm,不过除了上海其他城市不受影响。
二、ID.6X和ID.6 CROZZ上汽大众ID.6X,是从2021年6月份开始上市的,首月销量就突破了1000台,不过7/8/9月的销量,都没有在突破1000台。也就是从这台车开始,大家对ID系列,开始有了一定的想法,很多车主觉得,ID系列这是又要开始套娃的节奏?
一汽大众ID.6?CROZZ,是从2021年6月开始售卖的,逐渐在月售500台开始上涨,同年8月的销量突破了1000台,很多人觉得一个月卖几百台,甚至说是上千台新能源汽车,连个广告费怕是都赚不回来吧?大众ID系列目前确实销量不高,但是从数据来看,ID.6也呈现出了上涨的姿态,而且相比前款车型,ID6也完善了ID系列的车型空缺。
三、为什么大众新能源销量不高?很多人觉得,大众的口碑这么好,为什么新能源销量却不高?其实这个很好解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里暗示,我们买燃油车的时候,心里也就那几个牌子,不管你承不承认,大众这个牌子也会出现在你的脑海里!但是新能源汽车就不同了,我们想买新能源汽车,我们会想到什么?蔚来、小鹏、理想、哪吒等等,这些造车新势力都可以想到,就是想不到大众ID系列。
言外之意就是大众燃油车的光环,给人的印象太根深蒂固了!买燃油车会想到大众,买新能源就想不到!这个惯性思维恰好就是造新能源销量不高原因!当然大众ID系列智能方面还是有待提高的。
写在最后大众资金充裕,随着新车不断地上市,矩阵越来越完善,就算你再怎么无视大众的新能源ID系列,当它一直在更新自己的产品矩阵的时候,总有一天能被人察觉,造车新势力虽然现在销量不错,但时间久了,产品矩阵不完善!得不到资金的注入,也就只有那几款车,甚至有的造车新势力几年下来,就只有一款车!等到大众矩阵完成,那个时候才是崭露头角的时候!以上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这个“金九”怎么看?
2021年轿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品牌:1上汽大众的朗逸,最近月销量46880辆,今年累积销量355450辆,官方指导价为9.99-15.99万。2上汽通用五菱的宏光MINIEV,最近月销量45576辆,今年累积销量333980辆,官方指导价为2.88-4.86万。3东风日产的轩逸,最近月销量45399辆,今年累积销量453422辆,官方指导价为9.98-17.49万。4上汽通用五菱的五菱宏光S,5长城汽车的哈弗H6,6一汽丰田的卡罗拉,7比亚迪的秦PLUS,8东风本田的思域,9特斯拉中国的ModelY,10特斯拉中国的Model3,希望我解答的内容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谢谢!
1、轩逸
官方指导价:9.98-16.15万
级别:紧凑型轿车
轩逸车是东风日产下面的一款A级轿车,在目前家用车市场上简直供不应求。
这款车的优点不少,外观设计老少咸宜,车内非常广阔,坐起来舒适,常用配置都有售价很亲民,大家都叫它家轿之王,连卡罗拉也相距甚远。
另一方面是找遍全车,家轿王根本找不到突出的劣势,结论就是,十四代轩逸绝对是君临天下的姿态。
_
2、骐达
官方指导价:9.99-13.59万
级别:紧凑型轿车
骐达这款车属于A级两厢车,比飞度好一点,又比高尔夫低端半点,是用来接送小孩的最佳工具,尤其对女性的胃口。
骐达最大的优点是座椅比较舒服、发动机省油,空间的表现也很好。
但是骐达容易给人无聊的感觉,如果你是一个追求体验的年轻人,这款车就不是最佳选择。
_
3、劲炫ASX
官方指导价:9.98-15.58万
级别:紧凑型SUV
三菱劲炫ASX算是家用SUV领域里的一名老将,与对手相比最吸引人的应该是价格便宜。
劲炫前脸风格跟奕歌非常雷同,延续家族式设计元素以外,还引入了更多新颖的设计,很有视觉冲击效果。
这款车内饰中规中矩,在某些功能和座椅舒适性上做得不够理想。
空间方面对于后排乘客而言会稍显急促,主要是乘客脑袋和车顶的距离没有优势。
_
4、蓝鸟
官方指导价:9.59-14.39万
级别:紧凑型轿车
蓝鸟是东风日产旗下的一款紧凑型家用车,由于在这个级别里面实力强劲的对手有很多,再加上多数人欣赏不来,交出的成绩也就难让人满意。
蓝鸟给人的感觉如同异类,对得上眼就爱不释手,看不懂的人嗤之以鼻。
内饰的设计非常具有运动气息,功能很齐全,后排的表现还可以,假如你的风格是古灵精怪,这款车就会很适合你。
_
5、悦动
官方指导价:7.99-11.59万
级别:紧凑型轿车
悦动是夹在介于悦纳和领动之间的入门紧凑型车,不管是在定价还是后期用车开销都很实惠。
不到10万便能买到实用又厚道的配置,另外再有3年或10万公里的保修政策,还是很有保障的。
如果你不在意动力性,又想以较低价格买到合资品牌车型,现代悦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1.6自然吸气的轿车排名前十名?
第一逸动
官方指导价:6.99-10.39万
级别:紧凑型轿车
逸动是长安旗下的紧凑型轿车,时尚的外观俘获买人生第一辆车的90后们,内饰的观感触感很优秀,还有各种常用功能以及亲民的定价,在同级别当中很有优势。
同时在驾乘感受方面,底盘给人的感觉偏软,能很好地过滤震动但支撑力不够,发动机输出表现还可以,不过平顺性一般。
综合优缺点来看,逸动是一款性价比非常高的家用车。
1.6自吸发动机排名
轩逸官方指导价:9.98-16.15万级别:紧凑型轿车轩逸车是东风日
骐达官方指导价:9.99-13.59万级别:紧凑型轿车骐达这款车属于A
劲炫ASX官方指导价:9.98-15.58万级别:紧凑型SUV三菱劲炫A
蓝鸟官方指导价:9.59-14.39万级别:紧凑型轿车蓝鸟是东风日产
2021年10月份轿车销量1-191名完整版排名情况!从数据上看,本月日产轩逸和大众朗逸都没能登顶,冠军被别克英朗以37739辆的成绩摘得,自从几年前换代并搭载三缸发动机之后,英朗便掉出了轿车销量榜的
第一梯队,虽然后期重新推出四缸版本,但仍然很难回到巅峰时期的状态,本月能够爆冷夺冠实属不易!五菱宏光MINIEV如今已经稳坐“千年老二”,9月份再次售出35176辆获得亚军,作为“神车制造厂”,五菱深知老百姓需求,大家需要什么它就造什么,宏光MINIEV不到3万起,外观精致小巧,非常适合日常通勤代表,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的风向标。
日产轩逸和大众朗逸本月分别卖出34111和31881辆,排在第三、第四位,两台车曾经都是“销量王”,实力无需多说。
其余热门紧凑型家轿中,大众宝来卖出17483辆排在第八位,本田思域近期虽然赶上换代,但老款车型并未停售,因此成绩并未出现任何波动,本月依然卖出14679辆,此外,大众速腾、丰田雷凌、丰田卡罗拉分别有13839、11397和10661辆进账,值得一提的是,马自达3昂克赛拉本月突然崛起,一举拿下11998辆,也算是久旱逢甘霖了。
国产车方面,本月有10款车型成绩达到了一万台以上,除五菱宏光MINIEV以外,比亚迪秦PLUS表现最佳,单月卖出23560辆排名
第五,荣威i5、吉利帝豪和长安逸动这几位老将分别收获了13979、13344和13271辆,成绩都比较稳定,另外名爵5售出11651辆,奇瑞艾瑞泽5售出10948辆,比亚迪汉卖出10248辆,东风风神奕炫拿下10207辆,而“家轿颠覆者”吉利星瑞则有10173辆进账。
普通品牌中型车方面,本田雅阁状态依旧神勇,单月卖出19907辆排名
第七,它的老对手日产天籁和丰田凯美瑞分别收获了15176和14244辆,大众双雄中帕萨特近期改款后成绩有所回升,9月份卖出了13238辆,但迈腾销量却大幅下滑本月只有4216台进账。
豪华品牌中,由于近期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BBA几款主力车型成绩都有所下滑,其中宝马5系相对坚挺,单月卖出14704辆搭上了前十名的末班车,奔驰E级卖出9030辆,奥迪A4L卖出8879辆,刚刚完成换代的奔驰C级卖出7566辆,一直顺风顺水的宝马3系状态不佳只收获7351辆,不过最惨的当属奥迪A6L,以往轻轻松松销量过万的奥迪A6L在9月份仅仅售出2159台。
撰文|张传宇?编辑|老司机
长期以来,“金九银十”已经成了各行各业商家的共识,似乎不管市场如何,金九月银十月都会如约而至。
但对于汽车行业而言,从2018年销量进入同比下滑通道开始,“金九银十”的成色就开始有所褪色。然而在跌跌撞撞、动态调整2年之后,2020年的中国车市反而在新冠疫情下磨练出更多韧性。在乘联会近日公布的销量数据中,9月的中国汽车市场,延续了7月、8月的回暖势头。
在这样的态势下,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哪些具体、细微的变化?又存在哪些受益者和失意者?第四季度又会走向如何呢?路由社试着从三个角度给出观察与回答。
SUV与豪华品牌大热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到了191.0万辆,同比去年增长7.3%,环比增长12.1%,实现了连续3个月7%以上的同比增长。自5月起,已经连续5个月实现销量同比正增长,且增幅呈扩大现象,7-9月更是创下了近两年来的最高增速。?
此外,今年1-9月的零售销量累计增速-12.5%,较1-8?月累计增速收窄3个百分点,呈现出不错的回暖趋势。1-9月,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1%、-79%、-40%、-6%、+2%、-6%、+8%、+9%和+7%,“V?型”反转态势不断强化。?
分车型来看,9月轿车、SUV、MPV三大细分市场零售销量分别为92.9万辆、87.4万辆和?110.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8.2%、8.3%、-6.3%。而从1-9月的零售累计销量来看,三大细分市场呈现出阶梯式的增长现象:SUV市场同比只有7.4%的下滑,轿车及MPV市场下滑则分别为15%和27%。
这样差异化的增长趋势表明,2020年,MPV市场缺乏足够的产品投入,而且市场需求持续被轿车及SUV分流。与此同时,SUV的热度居高不下,仍然是车企持续押注的细分市场。
进一步来看,对于MPV市场而言,本届北京车展上,上汽荣威IMAX?8开启了预售、广汽传祺M8上市、起亚全新嘉华亮相、?上汽大通MAXUS?EUNIQ?7上市,多品牌发力MPV市场或许有望带动MPV市场实现回暖。
而在9月的SUV市场中,B级SUV同比去年9月劲增40%,A级SUV同比去年9月增长8%。可见2020年的SUV市场,合资车企的产品攻势更为明显,类似大众探岳、本田晧影、丰田威兰达等B级SUV开启了新一轮产品增长周期。
这也正印证了,9?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同比增长约7%,环比增长约12%的增长趋势。反观同期的自主品牌,零售同比增长只有2%,环比增长约16%,市场份额再次下挫1.7%,来到了34.9%的低点。
另一方面,豪华车市场持续上扬。9月,豪华车市场零售销量同比增长约33%,环比增长5%,市场份额保持在约15%的历史高位。消费升级下的高端换购需求,加之豪华车型促销折扣价格下探带来的价格攻势,引领豪华车市场持续高景气。
综合来看,疫情过后,车市前期抑制的需求短期内得到释放,叠加各地购车优惠政策的推出,国内汽车供需逐渐回升,共同促成了9月销量的回暖和飘红。
从长远角度来观察,国内汽车行业在经历了2年的调整后,初步度过了震荡期,开始走向市场成熟的过渡期,这或许也是9月市场回暖的深层原因。
新能源销量近乎翻倍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幅快速扩大,高低两端增长趋势明显。
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2.5万辆,同比增长92.3%,环比增长25.0%。其中,插电混动车销量2.2万辆,同比增长55%。纯电动车批发销量10.2万辆,同比增长105%。
从能源结构上来看,9月份纯电动车销量占比达到82%,插电混动车占18%的比例,总体表现维持4:1的构成,插电混动车表现仍偏弱。
从车型分布来看,A00级细分市场销量达到了3.25万,同比暴涨140%,份额提升到纯电动车市场的32%,相比2019年全年的27%市场份额,提升了5个百分点。这背后主要得益于五菱宏光MINI等车型对于细分市场拉动。数据显示,9月售出新车1.4万辆,超过了特斯拉Model?3,而且,欧拉R1也超过了5,000辆,奇瑞eQ也接近4,000辆。
而在更为高端的B级细分市场,纯电动车型同比增长了近7倍,而插电式混动车型则同比增长了3倍。其中,Aion?S销量为4,548辆,汉EV销售了3,624辆,同期,理想ONE和蔚来ES6则分别交付了3,504辆和3,226辆。
可见,纯电动B级车的的增长受益于广汽、比亚迪及造车新势力产品的持续入场和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9月份销量19,881辆,同比增长45.31%,这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连续下滑14个月后首次实现增长。而蔚来、小鹏、威马、合众、零跑等新势力车企都有着相对优秀的表现。
此外,插电式混动B级车的增长趋势,除了受合资品牌插电混动产品加大投放的影响下,还受乘联会将理想ONE归为此细分市场的重要影响。而整个新能源A级车市场,则受到了B端租赁业务萎靡的影响,需求持续走低。
综合来看,入门电动车高基数、高增长的态势,加之去年下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较低的销量基数,是9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创造近乎翻倍增长的首要因素。
回头去看,2019年,各大车企对于新能源市场补贴下滑并没有太好的应对措施,导致车型投放较少,销量持续走低的态势。而从2020年以来的走势来看,伴随行业复苏及各大品牌阵营新车型的加速导入市场,各车企已经逐步摆脱对于补贴的依赖,开始走上独立“造血”的道路。在此背景下,今年第四季度的新能源销量同比,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失意者和受益者
尽管,9月车市到处弥漫着增长的气息,但是,在各个品牌阵营的内部,仍然上演着分化发展。
比如,原本是“南北双生花”的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在2020年持续上演着一冷一热的差异发展。9月,一汽-大众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8.7%,位列所有车企销量榜第一位。同时,上汽大众销量为16万辆,同比下滑8.5%,排在榜单第二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厂商销量TOP?10榜单中,上汽大众是唯一同比下滑的车企,而且已经持续下滑了9个月。上汽大众1-9月的累计销量更是下滑了接近2成。
同样的例子还有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9月,长安马自达共销售新车1.43万辆,同比上涨28.9%。而一汽马自达9月销量仅为6611辆,同比下降30.5%。
同门车企的反差发展,主要原因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大致可以分为两点:其一,是质量问题所导致的舆论影响,抑制了潜在车主们的购买欲望;其二,是产品投放周期的更替,导致车企在不同年度有着不同的表现。
截止目前,帕萨特A柱断折的影响,仍未在市场消除,这也波及了上汽大众其他车型的销售。而且在2020年,上汽大众的产品家族已经接近投放完毕,除途观X外再无新车面市,这也导致在市场趋好但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上汽大众的车型竞争优势逐渐走低。
当然,如果谈到产品周期对于车企销量的影响,自主品牌、日系品牌以及部分豪华品牌无疑是2020年最大的赢家和受益者。
在厂商销量TOP?10榜单中,吉利、长安、长城三家同时上榜,并且占据了5-7名座次,成为了榜单的一大看点。
其中,吉利汽车的销量在?2020年9月同比增长11.0%,这既要归功于豪越和领克05等新车型的贡献。同时,博越、新帝豪等旧款车型也保持了超过?20,000?台的销量。
此外,长城汽车在时隔4个月后再次进入Top10榜单,2020年9月销量同比增长了17.8%,这主要归功于皮卡车销量同比增长了67.3%,存量车型H6/H2/H4?陆续换代提升了竞争力。而且,长城旗下新能源品牌欧拉9月销量为6,619辆,同比大增253%。
另外,长安汽车9月创下了46.4%的高增长。这背后的原因包括,核心业务板块长安自主、长安福特爆款涌现,在Uni?系列、Plus系列等增量SUV车型的带动下持续高增长。
深入来看,2020年对于吉利、长安、长城三家车企而言,都是产品投放大年。三者的上榜,无疑都受到增量新车、存量车型双重增长的利好。以这样的角度来观察日系本田、丰田的走势,也同样适用。
9月,在新投放车型销量的拉动下,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三大品牌的销量同比增长都超过20%。相较之下,处于存量发展阶段的东风日产,9月销量只同比增长了5.3%。据日产管理层在北京车展的表态来看,2021年,东风日产将迎来产品大年,或许到时销量增长速度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林肯汽车。2020年,林肯接连国产上市冒险家和飞行家两款SUV,搭上国内SUV反弹的快车,极大缓解了林肯的销量压力。9月,林肯在华销量同比增长75%,超过7,300辆,连续5个月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
此外,上汽通用也是这一波车企反弹的受益者。9月,上汽通用同比增长18.7%,进一步拉开了与东风日产的销量差距,坐实了国内乘用车市场第三巨头的名号。只是,相比于其他车企受益于产品周期的利好,上汽通用的持续增长则更多得益于自身的快速调整和应对。
比如在轿车市场,别克英朗主动回归了4缸机的动力路线,9月销量同比增长了14.5%;而对于凯迪拉克品牌而言,在丢失了二线豪华品牌销冠后,对旗下多款车型加大终端优惠力度,9月份以2.6万辆的成绩顺利反超雷克萨斯。
结语:
伴随北京车展的闭幕,国内车市也迎来了第四季度的征程。
相比第三季度8%左右的增长速度,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第四季度销售走势的预判显得更为审慎,“第四季度难以超过8%的水平,应该会处于5-8%的增长水平。在这背后,主要原因是自主品牌在入门市场及SUV市场走势相对较弱。”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2020年,中国车市已经加速出清类似力帆、众泰这类的弱势自主品牌,而自主品牌内部也已呈现出向头部集中的态势。
此外,随着部分造车新势力的持续走强,自主品牌阵营或将呈现新品牌替代老品牌的特征。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持续,多定位于高端、豪华品牌的造车新势力,还将加速对于传统汽车品牌的替代。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威马顺利融资100亿,天际成功获得50亿资金注入的情况都表明,造车新势力阵营的排名及淘汰情况又出现了更多变数。随着2020年车市的回暖,加上资本的进一步助力,新造车的创业窗口尚未完全关闭,能够在产品、运营、融资等方面持续有所斩获的车企仍然有获得一张成功船票的能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