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汽车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华晨汽车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vsprin 2025-04-23 百科经验 42 次浏览 0个评论

倘若说,2018-2019媒体习惯用“黑天鹅”和“灰犀牛”形容各种意外,那么2020年的“出乎意料”已经让业界陷入缄默、不再打算用比喻手法去描绘那种惊愕。

只不过,所有的意料之外都只是表层现象,暗流涌动方为本质动因,瞬间的爆发,无一例外尽皆是蓄势已久的结果。

“华晨被法院裁定破产重整”

“证监会立案调查华晨”

……

“华晨还有救么?”同行者问。

“还可以再拯救一下,因此进入破产重整而不是破产清算。”我这样回答。

然而手机那头发来的信息却叫人坐不住:“?3系在长城徐水这边2024年SOP。”

终究,长城拿走华晨的位置,成为中国自主汽车产业优胜劣汰的又一页。

死不了,好不了

当汽车行业半数注意力都聚焦在广州车展时,关于“华晨破产”的消息已经铺天盖地。

许多人没有看明白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日发布的裁定书:“华晨集团存在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形,具备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原因。但同时集团具有挽救的价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划重点:1、华晨集团资不抵债,构成破产原因。2、仍有挽救的价值和可能。

“破产”这个概念需要科普一下。

狭义的破产,指的是破产清算,如果用美国《破产法典》(United?States?Bankruptcy?Code)来对照,就是第七章“清算”(Chapter?7?liquidation),需要指派信托人收集债务人的资产,清算后用收益尽可能偿付债权人。在汽车行业,瑞典萨博汽车在2011年破产重组失败之后,于2012年被宣布破产清算,连有着70余年历史的藏车馆都被出售。当然我们知道,后来萨博和汽车相关的一部分资产被国能集团收购,遂有NEVS;再之后NEVS转为恒大所有。

而很多时候,破产,是“破产重组/重整”的简称,也被称为“破产保护”,对应美国《破产法典》的第十一章“破产重组”(Chapter?11?reorganization),通常不需要信托人执行,债务人持有其资产,尽可能偿付债务,同时其商业活动仍然继续。诸如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2009年的“破产”即为该范畴。

简单理解,破产重组/保护和破产清算,两者就是“死里逃生”和“死得不能再死”的差异。至少目前为止,华晨还在朝着“死里逃生”的方向走去。

那么,如何理解法院所说的“仍有挽救的价值和可能”?整个华晨集团目前有4.7万名员工,这个数量级的就业岗位从政府角度考虑,无疑份量重如泰山。在业务层面,华晨尽管自主品牌乘用车——华晨中华孱弱不堪,但合资公司华晨宝马、零部件公司新晨动力与航天三菱、商用车金杯等板块,在各自细分领域内表现可圈可点。

股权就更意味着华晨同地方政府关联密切,华晨集团80%股权归辽宁国资委持有,另外20%则归于辽宁省社保基金理事会(财政厅旗下)。而华晨宝马的直接中方股东是沈阳金杯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后者被沈阳兴远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百分百持股,兴远东又被百慕大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1992年注册的上市公司)持有全部股权。故而,华晨直接就是辽宁政府的嫡亲,华晨宝马隔了多层“母公司-子公司”关系成为利润奶牛。

然而,华晨的拯救也并非一件易事。

按照历史去追根溯源,仰融当年接班“华晨奠基人”赵希友,为华晨开创诸多新局面,却也将摊子铺设过大,金杯通用、华晨宝马合资之后,再同雷诺、罗孚讨论合作,内谋收购陕西秦川。于是祁玉民上台则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坚持以华晨国有资产价值为核心,狠抓华晨中国上市公司股价与市值,却疏于发展华晨自主板块、背离市场和行业规律,成为华晨今日衰落的根本原因。

业界对仰融神话太多,甚至炮制出“信仰无敌”的荒谬言论,忽略了他后来的“正道汽车”乃是不折不扣的PPT造车。但祁玉民的保守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华晨整个体系就此扭曲和停止成长。

从缺少正向技术研发、产品和设计实力不济,市场趋势把握不当、华晨中华V6/7姗姗来迟错失良机,到网络渠道紊乱、一二级网络比例失调,再到人才缺失、一切业务难以推动,乃至过于押宝债券金融市场,给今天的“爆雷”埋下祸根,体系的溃烂和意识的退化远远不是一款车的成败或者一次营销的好坏能够决定或概括。

长城拿走宝马3系,只是一个开始

《汽车公社》在行业里最先爆料“长城与宝马合资”,后来业界也看到长城和宝马建立了光束汽车,打算先推MINI品牌电动汽车。

序曲从来不是旋律的全部。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徐水分公司方面的人士对我们披露称,宝马实际上对于同长城的合资板块,抱有更大的期望,不但未来有望投产MINI全系,同时底盘业务的消息也显示在铺设宝马3系生产线,预计2024年开始量产SOP(Start?Of?Production)。

这条说法其实挺令人匪夷所思。长城和宝马已有合资公司光束汽车,张家港工厂预计2022年投产MINI电动车,有可能与欧拉同平台。爆料说法意味着什么?首先,MINI国产不止于新电动车,同时还有全系产品。其次,宝马不止打算将MINI交给同长城的合资业务,宝马品牌车型也将落户。第三,生产基地不单单是光束张家港工厂,还会交给长城徐水工厂,也许长城宝马3系在产品序列归属上仍然归于光束所有。

那么,华晨宝马呢?2022年,宝马将持有华晨宝马75%股权,更接近于完全的控制力。从逻辑上讲,宝马没有理由弱化华晨宝马。但我们知道,2018年华晨和宝马的公告显示,华晨宝马不但会投产IX3这样的电动车,还会将X5这款重磅高规格产品国产。如果的确将3系转交给长城宝马合资公司,那么显然华晨宝马将担负更重的高档宝马产品制造任务。

倘若爆料完全属实,那么长城宝马将给一系列自主与合资公司“打样”——弱势中国伙伴的合资板块,要么被外方收归,要么被剥夺权限,转给强势中国伙伴的合资业务。

目前最接近华晨-宝马-长城格局的,当属北汽-奔驰-吉利。奔驰同样希望持有北京奔驰75%股权,吉利也同奔驰合资后基于Smart推出智马达,但以吉利的雄心,很难想象会满足于一款电动微车。奔驰C级等奔驰品牌主力车型是否也会转交吉利-奔驰合资公司投产?兴许有关各方已经在协商和谋划之中。

这种大胆推演的背景,乃是由于自主阵营的强弱分化,已经达到史无前例的地步。以今年上半年来分析,6月份合资品牌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接近68%新高点,也就宣告自主品牌创下了32.2%的近年新低。整个上半年,自主品牌仅占据了乘用车市场35.3%销量比重,而去年6月和上半年的数据分别是37.5%和39.0%。

几年前,我们说合资车企缺少SUV,如今从大众到日系车,合资SUV汹涌而来,美系韩系也指望SUV能够带来重振;我们也说合资车企缺少新能源车,如今特斯拉牵头纯电动,德系则领衔插混,席卷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所以,补白后的合资品牌,已经让自主阵营再也无法享受“我有敌无”的蓝海红利。

自主阵营一批弱势者倒下,诸如华泰、众泰、力帆。因此上半年自主品牌累计销量同比大跌30.2%至2,702,890辆,远高于合资车的18.3%和乘用车大盘的22.9%;6月份更是在合资与大盘分别上涨9.5%和1.2%的时候仍旧滑坡13.0%。

优胜劣汰、筛选机制,从中长期来说对自主头部企业反而是利好。当之前通过山寨、仿制的手法在市场未成熟时混得一席之地的车企纷纷落马,则一旦市场从寒冬回归往常,则强者将分享弱者沉沦后剩下的所有份额。

整体车市在死去活来的起伏中,跌跌撞撞地闯出生路,这就是车市新生的写照。生死时速的竞赛,必然重新涤荡行业局面,洗牌资源配置,“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从野蛮生长的混乱中恢复健康上行的秩序。

而从另一端去审视,消费者也势必在新常态的背景之下更趋理性,加之中国民众越来越懂汽车,也会从终端加速优胜劣汰。下个环节,则是制造端的进步更容易拉升消费者的品位和理性。从而B端和C端在外压的作用下,反而走进了交替进步上升的正循环。

勿怪行业的丛林法则太过残酷血腥,去芜存菁的马太效应掀起浪涛,被冲击至死的弱者只能成为史页上令人慨叹的名字,而强者则更加坚若磐石,更加待发蓄势。

文/卡曼?北岸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头顶“宝马光环”,为何华晨汽车仍深陷债务危机?

华晨汽车的主要盈利来源于华晨宝马,对华晨集团的自主品牌未能够很好地将其营销,导致自主品牌盈利十分薄弱。自2017年起,华晨集团债券则开始下跌,于2020年10月,华晨集团未有能力支付十亿债劵,形成了违约。?

2020年上半年,华晨汽车中国的净利润就超出了四十亿,但主要是华晨宝马做出了大部分贡献,集团的自主品牌售出并不多、反而是华晨宝马销售额惊人。华晨汽车过于依赖华晨宝马,集团的自主品牌未能很好的营销售卖,导致将要剥离华晨宝马对华晨集团造成很大的压力,资金也受到很大的困扰。华晨汽车在2020年7月时,债券就已经开始呈现下跌趋势。

根据统计,自2017年,华晨汽车就已负债一千一百四十亿元出;2018年时,华晨汽车负债一千一百九十五亿出;2019年时,华晨汽车负债一千四百四十七亿元出。截止至2020年3月,华晨汽车集团的负债总金额为一千两百二十六亿元出,而长期债务的金额接近两百亿元、短期债务的金额竟达到了四百多亿。数据显示,华晨汽车集团的负债金额越来越高,且一直呈现增长趋势,令人堪忧。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十亿元的私募债券?17华汽05?没有能力将其支付,形成了违约行为。消息一传开,一家议论纷纷,而华晨汽车则发布了公告,表示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流动资金比较紧张,公司仍然在努力筹备资金,希望可以度过难关,但因为资金面临比较大的困难,所以是否能够及时筹集到足够资金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华晨汽车的公告证实了?华晨汽车十亿债券违约?这一起消息的真实性。

从4月的小幅增长,到5月恢复双位数增长,再到7月增长16.4%,中国车市已经连续三个月维持同比双位数增长,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车市已走过最艰难时刻?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7月,国内汽车市场销量达到159.7万辆,同比增长16.4%,是2018年5月以来最强的正增长。再从各大车企销量数据来看,国内主要企业大部分已经恢复了正增长,然而,对于边缘化车企而言,车市淘汰赛仍在延续,并且正加快着脚步。

造车新势力江苏赛麟、天津博郡、拜腾等相继“暴雷”,传统自主品牌众泰汽车、大乘汽车、力帆汽车、比速汽车、猎豹汽车等已濒临退市边缘。

然而,万万没想到有着“宝马光环”的华晨汽车居然也在列。

伴随着汽车消费的不断升级,宝马销量一路高歌,涨势惊人,甚至在2019年一举摘得豪华品牌销量冠军的桂冠。而与之形成极大反差的是,其合资方华晨汽车却有超千亿债务“缠身”。

资本市场几乎崩盘

华晨汽车深陷债务危机

近日,华晨汽车港股上市公司华晨中国突然“闪崩”,尾盘一度暴跌13%,全天无放量。而在债务市场,华晨汽车多只债券即将集中到期,金额超400亿元,但其又无力偿还,债务违约在即。

据悉,今年7月底以来,华晨汽车旗下多只债券在二级市场价格一路下跌,从90多元狂跌至50多元,跌幅近50%。同时在8月中旬华晨汽车债券更是遭遇集中抛售。

资本市场几乎崩盘的背后却是,华晨汽车高额的债务。据华晨集团的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华晨集团总负债1226.75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比78%,资产负债率接近7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外,东方金诚的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末,华晨集团银行授信总额为349.47亿元,比上一年度减少25.82亿元,其中已使用授信额度313.51亿元,未使用授信额度35.96亿元,剩余授信额度相对较小,或对公司未来的业务经营及资金周转产生一定影响。

华晨中华销量逐年下滑

今年上半年仅为4300辆

近年来华晨汽车的销量呈下滑趋势,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华晨中华的销量分别为10.23万辆、8万辆和2.51万辆,销量逐年下滑;华晨中华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2.02亿元、48.61亿元、12.8亿元。

今年上半年,华晨中华销量仅为4300辆,同比下滑超过70%。尤其在疫情叠加车市下行的双重压力下,华晨中华近几个月的销量都未能突破1000辆,6月的销量更是仅为69辆。

今年8月,华晨汽车又被爆出除中层及以上领导之外,集团旗下华晨中华的其余员工即将“放长假”,“轮流上班”的状态或将持续到年底,轮休在家的职工薪酬调整为1810元,也就是沈阳的最低工资标准。虽然官方第一时间“辟谣”,但似乎我们无需深究事件的真实性,从销量及债务来看,华晨汽车早已举步维艰。

华晨汽车面临的困境是多方面,不光是产品,还需要在市场打造品牌声量。特别是今年的成都车展,整个华晨集团(除宝马外)均未参展。要知道,四川是华晨在西南地区的大本营,包括最重要的发动机工厂也是设在四川绵阳。再加上今年成都车展是疫情后的首场大型车展,多数厂家都迫切想要在车展上第一时间发声、展示自我,华晨放弃了这个好机会显然非常可惜。

利润过度依赖华晨宝马

华晨汽车如何自救?

目前华晨汽车旗下有“中华”“华颂”“金杯”三大自主品牌,及“华晨雷诺”“华晨宝马”两大合资品牌。除了华晨宝马在源源不断地为华晨汽车“输血”,其他品牌已彻底失去“造血”功能,甚至还持续亏损。

2019年华晨宝马为华晨汽车贡献了76.26亿元的利润,而华晨汽车其他版块则亏损了10.64亿元。2018年10月,华晨集团和宝马集团联合宣布,华晨汽车拟在2022年前向宝马集团出售华晨宝马25%的股权,交易价格为人民币290亿元,随着2022年华晨汽车在华晨宝马中的占比由50%,下降为25%,华晨宝马为华晨汽车“输血”将大大减少。

为此,华晨汽车也在自救,为了拓展业务板块,华晨汽车在出行服务上发力。6月29日华晨出行服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该公司为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从华晨出行服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来看,包括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汽车新车销售、分布式交流充电桩销售和二手车经销等业务。

向出行服务发力,这在自主品牌中并非新鲜事儿。此前,一汽、长安、上汽、东风等汽车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出行服务。众所周知,出行服务是一个重资产,回报慢的业务,华晨汽车顶着1200亿的负债强行闯入出行市场,大概率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与其发力投资回报慢的出行服务,倒不如在自主品牌板块发力,提升其业务水平,从而摆脱长期对华晨宝马合资品牌的依赖。长安汽车就是一个范本,不仅没有依赖福特,还把自己的车卖得风生水起。

马曰:销量逐年下滑、千亿债务缠身,华晨汽车被市场边缘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摆在全体华晨人面前的难题是如何重塑华晨品牌。我们也希望与华晨汽车面临同样难题的自主品牌,能够坚持下去,并找到出路。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只有不断地强化自身,才能有机会活下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华晨汽车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来自春天网,本文标题:《华晨汽车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