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底各大奖项揭晓的时候,对于汽车迷来说,发动机奖项的关注度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高的,甚至丝毫不低于具体车型。毕竟衡量一台汽车是否足够优秀,发动机绝对是占比极重的一部分。
其中一年一度的沃德十佳发动机就是最有代表性的评选,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由美国著名汽车杂志《沃德汽车世界》(Ward's?Auto?World?)创立,也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发动机评选。
然而当骨子里流着92号汽油的死忠粉看到今天的榜单估计会吐一口老血?毕竟有几台奇奇怪怪的车型乱入——
比如说不是红头机的本田、没有活塞发动机的现代……比如说没有红头机的本田,甚至是插充电枪的现代......
其实这也不是榜单第一次被新能源浪潮洗礼,在传统内燃机的潜力被不断发掘的同时,多种形式的纯电驱动系统在不断涌现。那么咱们今天就来好好盘点一下,这些榜单上面抢戏的新能源车。
悄悄加个电机电池,应该没有人发现吧
其实早在2001年的十佳发动机评选中,丰田普锐斯就以THS混合动力首次出现在榜单中,从此就拉开了电机电池进入榜单的帷幕。不过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咱们还是说讨论近15年的吧。
■本田i-MMD混动系统(雅阁锐·混动)
进入2017、2019、2020十佳榜单
首先介绍的是本田2.0L阿特金森循环自然吸气直列四缸发动机+i-MMD混动系统,代表车型自然是本田雅阁。毕竟进入沃德十佳获奖名单,它和丰田的THS永远被放在一起对比,但是此次丰田没有获奖,而本田再次蝉联。
从原理上来说,本田i-MMD系统比较简单粗暴,没有丰田THS?II的行星齿轮机构那样复杂,发动机既可以直接通过离合器驱动车轮,也可以通过电机输出,就是这样的双电机非直连混动系统,稳扎稳打甚至有后来居上之势,不知不觉就三年进入榜单。
■丰田1.8L自吸发动机+53kW电机(普锐斯)
进入2010、2016十佳榜单
也许本田这几年在榜单上耀武扬威,但是可不要忘了当年的开荒牛可是普锐斯的THS,1.8L直四发动机(丰田普锐斯)。丰田的阿特金森循环技术使得它的热效率达到了40%,这也是为何丰田车相对省油的原因。
丰田混合动力作为混合动力市场的先行者,一直都是深耕细作,丰田的混动发动机获得十佳发动机还是6年前的事,不过第四代普锐斯到来之后,虽然核心依旧是那一套东西,但经过丰田不断的优化,可以说已经做到了极致。
■丰田THS?II(凯美瑞双擎)
进入2018十佳榜单
既然说到了本田怎么能不说回丰田的THS?II,凭借着独特的行星齿轮组,使得车辆速度本身不决定发动机转速,车辆负载也不决定发动机转矩,只要车在动,那么动力一定要通过行星齿轮机构的的两台电机再输出。这样的优点在于无论是行驶条件还是蓄电池的电量处于何种状态,均可以根据当前的工况得出最佳的发动机转速,这样就能永远处于最经济的工作区间。
另外虽然上榜的是混动系统,但无可否认其单单2.5L燃油机的性能为此次上榜增加不少的评分,而在版本上,更是燃烧热效率则提升到41%,也是当时全球最高的燃烧率发动机。
■丰田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双电机混动系统(雷克萨斯UX260h)
进入2019十佳榜单
请不要忘了丰田的豪华品牌——雷克萨斯,旗下的UX260h,搭载最新的Dynamic?Force系列2.0L发动机,峰值功率107kW,峰值扭矩180N·m。电动机最大功率80kW,最大扭矩202N·m,系统综合最大功率为132kW,并与之匹配一套E-CVT变速箱。这套混动系统的最大特点是热效率高达41%,百公里综合油耗4.6升,经济性尤其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混动系统都是作为车系中顶级配置的存在,然而在雷克萨斯UX250h身上并不是这样,雷克萨斯UX正式上市发布,指导售价为26.80万~37.10万人民币。雷克萨斯UX基于丰田TNGA架构下的GA-C平台所打造,共分6款车型,其中5款混动车、1款燃油车。
车系中仅有一款燃油车型,混动至上真的不是口嗨!
只要产品力足够,即使要充电也是可以接受的!
没错,两田称霸混动界真的不是就如中国市场而言,即使是老美家的榜单也是如此,但是为了防止垄断鼓励创新,一些有实力的混动系统还是能够突围而出的,缺点就是要插个电。
■雪佛兰1.5L发动机+120KW电机(沃蓝达;增程式混动)
2016、2017、2018进入十佳榜单
雪佛兰第一代的沃蓝达因为只是试水产物,所以效果不是很好,但是通用坚持继续研究新能源车型,所以就有了今天的第二代沃蓝达。当然沃蓝达最核心的东西是那一套1.5L自吸发动机+双电机组合,此后连续三届上榜,不得不服。
遗憾的是目前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展是相比于其他新能源车型来说并不能用“非常顺利”来形容,车型不多的它们,对应的竞争力也相对较小。
■克莱斯勒3.6L自然吸气V6发动机+电机(Pacifica;插电式混动)
进入2017、2018十佳榜单
大捷龙PHEV搭载一套由3.6L?V6阿特金森自然吸气发动机、双驱动电机和16kWh电池共同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纯电续航为68km,官方宣称百公里加速8.8秒,综合油耗2L/100km。要知道,在这个小排量涡轮才是政治正确的时代,3.6L的自吸V6有多么珍贵。不过,插电混动版没有搭配9AT变速箱,而是改用E-CVT变速箱,这套动力系统可输出225kW的综合功率。
大捷龙PHEV将发动机、双电机电驱变速器、逆变器放置在发动机舱内,而锂离子电池组则是放置在第二排座椅下方,这样的布局可以减少对车内空间的侵占。由于电池布置在底盘下方,所以底盘还配有厚实金属护板,可进一步降低车体的重心。
■现代2.0L自然吸气四缸发动机+50kw电动机(索纳塔;插电式混动)
进入2016十佳榜单
索纳塔插电混动搭载了TMED混动系统,由2.0L发动机、HSG电机、离合、永磁同步电动机和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等五大核心部件组成。纯电续航为75公里,百公里油耗仅为1.3L。而且索纳塔PHEV也是本小编比较推荐的性价比车型——补贴后售价18.98-22.38万,就能买绿牌的中型车,这优惠还要啥自行车。
韩系车能在列强手中抢下一个名额,不容易啊!(预警:后面韩系车会继续抢镜)
■现代KONA?EV
进入2019、2020十佳榜单
接下来的三台获奖车,是正儿八经的不带内燃机车型,对于拥有20多年历史的发动机榜单来说,能上榜的车都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KONA?EV提供39.2kWh和64kWh两种电池规格版本,最大续航里程分别为300公里和470公里。动力方面,KONA?EV入门车型配备的电动机最大功率为135PS(99kW),峰值扭矩为395N·m,而高配车型电动机最大功率为204PS(150kW),0-100km/h加速时间分别为9.3秒和7.6秒,极速均为167km/h。KONA?EV提供39.2kWh和64kWh两种电池规格版本,最大续航里程分别为300公里和470公里。
之所以把它放在纯电动车的开头,其实小编还是有点小心思的,那就是为了介绍它的姊妹车型——昂希诺EV。11月4日,北京现代昂希诺纯电动版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7.28-19.88万元,NEDC续航为500km。想体验沃德十佳的动力系统吗?昂希诺不妨一试。
■雪佛兰bolt
进入2018十佳榜单
雪佛兰Bolt?EV是通用在2016年推出的两厢纯电动小型车,目的正是对飙日产LEAF、宝马i3,事实证明,实力的确不俗,自发布后销量一路高歌猛进。基础配置版的雪佛兰Bolt?EV在美国起售价为3.7万美元,不算便宜,但依然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买单,2018年上半年该车型仅美国的销量就达到了近8000辆。
在可靠性方面,《消费者报告》也给出了其4分的评级。雪佛兰Bolt?EV了搭载60kWh的锂电池组,最大149kW,0-96km/h的加速时间仅为6.5s,EPA续航达383公里。
■宝马i3
进入2015十佳榜单
宝马i3车型上的电动机最大功率为127kW(170马力)。在搭载此款电动机之后,宝马i3车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7秒,整车动力性能十分出色。127kW电动机为2015年沃德十佳发动机中唯一的电动机,值得肯定,而且作为豪华品牌触电的第一梯段,宝马i3对于新能源汽车推广还是有重要意义的。
更有甚者,不烧电不烧油也能上榜
话说即使是纯电动车,也会被人诟病说电池污染大、后续处理难度大等。但是目前有一种能源从环保角度出发是最没争议的,没错就是氢能源。
作为权威的榜单怎么能错过这个热点呢?虽然不烧电不烧油,但只要技术够牛,上榜就是分分钟的事!
■途胜ix35?FCEV
进入2015十佳榜单
常规印象中,大家可能对日本在氢燃料电池车的印象比较深刻,但其实现代早在2013年就量产了的氢燃料电池车,它是基于ix35改造而来,比丰田的Mirai早了2年。这款车当时售价高达85.5万元人民币,除了在韩国销售外,在美国加州通过租赁方式上市,以作氢能源的推广,商业意义不大但战略意义贼大的那种。
■现代NEXO
进入2019十佳榜单
2018年,现代新一代燃料电池车型NEXO问世,NEXO使用的是全新的燃料电池车平台,相比途胜燃料电池版来说,各方面均有质的飞跃。续航能力从426km跃升至609km。数据上要比本田Clarity的589km和丰田Mirai的502km都更强一些。NEXO源自于2017年发布一款名为FE的燃料电池概念车,量产后看上去仍旧时髦。
■本田Clarity?130kW燃料电?
进入2018十佳榜单
早在2008年,本田FCX?Clarity就已经入市,它是世界上第一款投入市场的氢燃料电池车,5分钟加氢实现390公里续航,这样的产品力在当时简直就是超时代。Top?Gear前主持人、三贱客之一的James?May就曾经在节目上表示,FCX?Clarity才是未来之车。
而在2018的沃德十佳上,本田大放异彩,不仅他们的内燃机受到好评,他们的燃料电池电驱系统也受到了认可。这套130kW的燃料电池电驱系统搭载在了本田Clarity燃料电池汽车上,这套系统的最大功率为130kW,最大扭矩为300Nm,?整套系统综合续航里程可达589公里,最大续航里程可以达到700公里。
编者小结:未来皆电不仅仅是口号
再说回沃德榜单,每年评委会针对当年在美国上市销售,且售价不超过6万美金的新车进行试驾,并对车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噪声控制、震动以及技术应用等作出评价,从而挑选出10款表现最为优秀的发动机,以给消费者提供购买参考。
因此说白了不仅仅是发动机评选,也是车型的评选。
无可否认的是,新能源动力的加入,无论是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噪声控制、震动以及技术应用都是质的飞跃,不入选的话就说不过去了!甚至到了今年,沃德十佳发动机正式改名为“沃德十佳发动机与动力系统”评选,以“迁就”那些新能源动力系统。
那么按照咱们“未来皆电”的口号,不知道新能源动力总成什么时候能实现榜单的大满贯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看了这么多年“沃德十佳”,你知道发动机近十年发生了哪些变化吗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你觉得哪个品牌的汽车发动机最好?为何?
虽然目前汽车上附加功能愈来愈丰富多彩,可是直接影响车辆做为代步工具这一最实质的功能或是“三大件”的好坏,这其中第一个的就是汽车发动机,不夸张的说,汽车发动机针对车辆而言就好像是“心血管”一般的关键存有。
要记住广州本田之所以能从做摩托发家发展成汽车界里的“日系三强”之一,靠的就是孜孜不倦的关键技术研究,甚至可以说固执,在其中就以发动机技术为首。特别是广州本田的VTEC汽车发动机,不但在提升动力时减少了耗油量,品质也十分靠谱,有关数据显示其设备故障率仅有0.29%,简直让人佩服。丰田汽车汽车的质量可靠性在世界上都那么著名,在中国汽车圈中乃至拥有“开不坏的丰田”这个说法,并且新车上所配备发动机也也具有这类特点,例如应用了最先进的VVT-i科技的丰田发动机,设备故障率仅为0.58%。
新款奔驰称为“汽车之父”的梅帝·本茨就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公司的创办人之一,新款奔驰在汽车工业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可是从一个多世际前便已逐渐。目前新款奔驰开发设计了许多新技术则在汽车发动机上,在其中也包括十分最先进的故障预警作用,而从数据上切看,其发动机设备故障率仅有0.84%,是一个非常高的水准。volvo很有可能大家对这个品牌较大印象就是以安全为最优先选择,事实上发动机车辆安全性就有很大关系,因此volvo也十分重视发动机设计研发工作中,其发动机故障率一样极低,为0.90%。
捷豹汽车一直致力于生产制造运动车型,特别是在高度重视车子整体的轻量化设计,汽车发动机一部分也是如此,不但使用了全合金材质,还选用CVVL等技术提升了驱动力,设备故障率为0.99%,品质可靠性相比过去而言拥有很大的提高。奇瑞汽车近些年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十分明显,创新方面实力还在进一步增强,在其中奇瑞汽车尤其高度重视发动机自立自强产品研发,特别是新一代艾瑞泽等新车上配备的应用了DVVT尖端技术的1.5L自吸式柴油发动机,设备故障率非常低,获得了普遍五星好评。
动力系统,是一款策划最有技术含量的部分。汽车历史上的每个关键节点,都离不开那些划时代的动力系统技术。
如今,汽车行业正处于由传统内燃机向电动化技术转型的新节点上,过去的十年(2010-2020)则是转型前的酝酿期,汽车动力技术的发展必然有着诸多看点。对此,我们对比了近十年的“沃德十佳发动机”评选,来看看都有哪些显著的进步。
▲十年内,发动机技术发生了哪些改变?
美国人评的“沃德十佳”,有参考价值吗?
要对比发动机在近十年的发展,离不开那个为人熟知的榜单——沃德十佳发动机。其在世界范围内影响之大已无需多言。然而,我们应该以一种求同存异的态度去看待这个评选。
之所以“求同”,因为毕竟榜单里的大部分车型都有在中国售卖,而且中美两国消费者的喜好也有很大多重叠,例如都喜欢大车和SUV。而且“沃德”评选还有一条限制规则:入选车型售价必须低于6万美元(约42万人民币),这进一步增加了其代表性和广泛性。
▲中美两国汽车市场有很大相似度,不少车企都推出了针对中美市场的车型,例如丰田汉兰达和大众途昂。
而“存异”之处则在于美国市场的独特性。像皮卡、全尺寸SUV等车型都是美国市场的“特产”,因此每年“沃德”评选都少不了一些美式大排量发动机,这对于中国市场参考性还真不大。同样,小排量发动机尤其是三缸机型在美国市场并不受欢迎,所以在榜单中也较少出现。
▲皮卡和全尺寸SUV受美国消费者偏爱,因此“沃德”评选中少不了大排量自吸发动机,但对于中国市场而言参考价值不大。
于是,我们以“国际年度发动机”榜单作为辅助参考。这是由英国媒体创办的发动机评选,“口味”偏向欧系车,入选发动机多为小排量机型以及德系豪华品牌动力系统,这同样符合中国消费者喜好,同时也弥补了“沃德”的不足。
▲来自英国的“国际年度发动机”评选可以作为“沃德”的补充。
涡轮增压一直是“沃德”霸主,新路线正在探索中
说起十年前的发动机,也许大部分人都抱有这样的想法:“那不都是一堆已过时自吸发动机吗?”这并不奇怪,毕竟在2010年,中国市场上相当大一部分车型都还用着自吸动力,像宝马、本田、丰田等品牌仍在坚守着“自吸阵地”。
▲说起十年前的汽车,大家第一印象也许是这样的。
▲事实上,十年前,上一代Q5已经满街跑了。
然而,彼时国际上的发动机发展早已进入了增压时代。在2010年的沃德十佳发动机中,搭载增压系统的机型就占据了6款,其中采用TFSI(燃料分层直喷涡轮增压)技术的奥迪2.0T发动机,也即大家熟知的“EA888”,已是第二年入选“沃德”。在过去十年里,带有TFSI技术的奥迪发动机已成为“沃德十佳”中的常客。
▲2010年,大众集团旗下“名机”EA888已发展至第二代,凭借TFSI(燃料分层直喷涡轮增压)技术,这台发动机一度成为涡轮增压领域的标杆。
到了最近几年,采用增压技术的发动机在“沃德”评选中依然占据着最高的比例,在2020年的评选中,搭载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的动力系统就有7款之多。
▲奔驰3.0T?48V轻混系统以及日产VC-TURBO可变压缩比发动机,都是涡轮增压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
不过此时的增压技术对比十年前已有很大进步,而且不光是动力参数的进步,更在于与新技术的结合,例如搭配48V轻混系统,或采用可变压缩比技术等。让有限排量的发动机输更强的动力,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能效,这是增压技术的进化方向,也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日产的VC-TURBO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技术,能让一款2.0T家用车拥有200kW的最大功率和400N·m的峰值扭矩,油耗上相比现有的2.0T发动机也能节省约27%。
特斯拉为何从未入选?“沃德”为纯电动带来新启示
都说电动化时代已到来,那在过去十年的“沃德”榜单中能看出哪些先兆?我们先从纯电动说起。
纯电动车首次入选“沃德”是在2011年,由搭载于日产Leaf(聆风)的永磁同步电机获得。它的性能有多厉害?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为80kW、28Nm,续航里程只有160km。
▲日产Leaf(聆风)是首款入选“沃德”的纯电动车,其入选理由更多在于独特性。
什么?续航只有160km的电动车也能入选“沃德十佳”?这并不奇怪,当时大部分车企压根没把精力放在研发电动车上,市场也没有这方面的刚需,能拿出一款像样的纯电动产品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如今,在各国政策的推动下,电动车发展得到快速进步,那究竟入选“沃德”的车型会有着怎样的表现?答案也许让你再次大跌眼镜。
在2020年的“沃德”评选中,也只有一款纯电动动力系统选——搭载于现代KONA?EV上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要知道,美国是目前全球电动车保有量排名第二的市场,在售的电动车型接近40款,还拥有特斯拉这样实力强劲的“本土品牌”。那为何入选“沃德”的会是一款海外品牌车型,而不是销量No.1的特斯拉Model?3?
▲2020年的沃德十佳发动机榜单中,纯电动车只现代KONA?EV一款,热销的Model?3并未入选。
现代KONA?EV是一款纯电动小型SUV,其造型不算出众,最大功率也只有150kW,0-100km/h加速时间约为7.6秒,NEDC工况下续航距离为500km。这样的性能指标在当今电动车市场上并不起眼。
KONA?EV的最大亮点在于能耗表现,在EPA(美国环保署)的测试中,KONA?EV取得了120MPGe的综合成绩,比捷豹I-PACE(76MPGe)、大众e-Golf(113MPGe)、雪佛兰Bolt?EV(118MPGe)等车型有明显优势。
▲这是从2020版EPA《燃油经济性指南》中截取的数据,现代KONA?EV在各工况下的能耗表现都十分出色。
当然了,说起能耗,特斯拉是不容忽视的一位。以Model?3为例,其标准续航升级版(北美版本)在EPA测试中能达到141MPGe!是目前能耗最高纯电动车,而且还是在不牺牲动力和续航里程前提下做到的。
至于特斯拉不能入选"沃德"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性,是其可靠性的问题。毕竟,特斯拉除了以性能技术闻名之外,接二连三的自燃事件也让其“出尽风头”。对于纯电动车而言,过于激进的性能策略是利弊并存的,当其弊端严重到威胁成员安全甚至引起伤亡的时候,“沃德”评委们也就不得不慎重考虑了。
▲能耗与性能兼备的特斯拉一直不能入选沃德,最大原因可能是可靠性。
由此可见,电动车的动力性能和续航距离并不是“沃德”评选的核心指标,能耗和可靠性才是关键。这么看来,“沃德”也给国内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带来重要的启示:0-100km/h加速再快、理论续航里程再高都没有用,只有做好能耗管理,提升整体品质,打造一款实用且放心的产品,才是电动车的出路。
高效的机电耦才是电动化最有效的途径
十年前,大部分国人对混合动力汽车(HEV)还是非常陌生,但在2010年的“沃德”十佳榜单中,已开始出现混动系统的身影。除了广为人知的丰田THS?混动系统之外,还有不少美系车企推出的混动系统入选,如2010年的福特2.5L混动系统、2011年的通用1.4L增程式混动系统。然而,当年的纯电动车一样,这些混动系统入选的原因更多在于其创新性,实际的市场影响力并不高。
▲十年前,大都数车企的混合动力技术尚处于摸索阶段。
相比之下,搭载丰田THS油电混动系统的普锐斯,无论在北美还是全球市场都有着越发强势的表现,光是第二代普锐斯,已在全球获得过百万辆的销量,是混动领域的真正普及者。也许丰田在混动领域过于强势的表现,在2013-2015年的“沃德”榜单中,已没有其他混动系统的身影。
▲搭载于初代普锐斯上的1.5L混动系统,在2004年就入选了沃德十佳评选。
▲2005-2008年,丰田的混动系统几乎垄断了英国“国际年度发动机”的环保奖项。
▲2013-2015年的“沃德”评选中,并没出现混动系统的身影。对此,最合理的解析是:丰田实在太强了,其他车企有拿不出更好的产品,那索性不评了。
自2016年开始,混动潮再次掀起,并出现了一些后起之秀,例如克莱斯勒和本田。搭载于克莱斯勒大捷龙PHEV版上的3.6L?V6插电混动系统,在2017、2018都被“沃德”的评委们选中。这套混动系统采用了双电机与行星齿轮组来实现混动,工作原理与丰田的THS混动系统类似,其能耗表现相当突出,在EPA的测试中取得了82MPGe的综合能效成绩,超越了众多尺寸更小的欧系插混车型。
▲克莱斯勒大捷龙PHEV版的3.6LV6插电混动系统,曾两次入选沃德十佳评选。
而本田的2.0L?i-MMD混动系统目前已发展到第三代,并且都体现在2017、2019和2020年的“沃德”评选中,与丰田的2.5L/2.0L混动系统(分别于2018、2019入选“沃德”)形成轮流刷榜之势。
本田这套混动系统采用了与丰田THS系统完全不同的工作原理,在拥有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同时,且具备更接近EV的驾驶感受。
▲本田i-MMD混动系统已三次入选“沃德”,形成与丰田分庭对抗之势。
透过近几年的“沃德”评选,不难看出这样一个趋势:最能担起电动化大旗的不是纯电动车,而是混动(包括HEV、PHEV、48V轻混)。尽管混动系统的入选比例不高,但其车型覆盖面足够广,并且都是各细分市场中有着重要影响力的车型。
油电混动领域不用多说,目前已是两田的天下,像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雷克萨斯ES/UX,这些车型在市场上本已热销,搭载混动系统之后,其产品重要性也进一步提高。同样,插电混动领域的大捷龙,48V领域的奔驰GLE,均是各自领域的标杆车型,混动系统也让他们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相比之下,入选“沃德”的纯电动车型在整体市场上的影响力依然不高,即便像宝马i3等相对成熟的车型,也只能在小型EV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此看来,“沃德”的评选结果也印证了我们一直坚持的观点:纯电动只是市场的补充,高效的机电耦才是电动化最有效的途径。
在“沃德”之外的三点变化
看完最近十年的沃德十佳发动机评选,相信你对传统内燃机、混合动力、纯电动这三大领域的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去探讨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则能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1、高效的自吸发动机依然有生命力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自然吸气发动机在中国市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时至今日,一些经过深度升级的自吸发动机,同样能在市场上发光发热。
例如搭载于第八代凯美瑞上的Dynamic?Force?2.5L发动机,通过进排气系统的各种优化,以及采用混合喷射等技术,该发动机的压缩比能达到13:1,热效率更是达到了40%,是目前全球热效率最高的发动机。随之而来的,是动力、燃油经济性、平顺性的整体提升。
▲提高热效率,是自吸发动机的一大发展方向。
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自吸发动机在压缩比、热效率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这两项指标进行针对性升级,是自吸发动机今后的发展方向。与丰田类似,马自达在自吸发动机的研究上也颇有建树,它们推出的全新创驰蓝天X自吸发动机采用了“火花点火控制压燃点火(SPCCI)”燃烧方式,压缩比能达到16.3:1,热效率理论上能达到50%!可惜这台发动机目前仍无缘中国市场,否则有可能引起一场新的自吸发动机革命。
2、发动机的“可拓展性”越来越重要
在国内外发动机评选榜单中,大多都针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以及运转性能来作评价,但似乎都忽略了“扩展性”这个重要指标。
所谓扩展性,指的是发动机能根据用途或搭载车型的不同,扩展出包括自吸、涡轮、电动化等不同类型的动力系统。上面提到的丰田Dynamic?Force?2.5L发动机就是很好的例子,它既是一款高效的自吸发动机,又能与电机结合成更高效的混动系统。
▲混合动力技术,就是发动机拓展的一种体现。
在中国品牌新推出的发动机中,同样能找到有着较高扩展性的发动机。例如吉利目前主力的1.5TD发动机,其130kW、255Nm的动力输出在同排量发动机中已经足够出色,而且它还可以拓展出48V轻混版本、PHEV插混版本,以及HEV版本,并实现多种车型的搭载,其中领克01HEV更是中国品牌首款量产的油电混动汽车,实现了有一次零的突破。
▲一台拓展性高的发动机,是内燃机与电动化技术结合的关键。图为搭载于领克01HEV上的1.5T混动系统。
3、三缸发动机大有作为
提起三缸发动机,大家都会往“抖动”、“噪音”、“动力弱”的方向去想,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缸发动机缺陷也逐渐被弥补。在英国的“国际年度发动机”评选中,三缸发动机更是每年的常客。
在中国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在性能、平顺性、NVH都做得相当出色的三缸发动机。刚提到的吉利1.5TD发动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对双质量飞轮、平衡轴、长效正时皮带、两级可变机油泵等技术有效利用,其运转平顺性已能与四缸发动机媲美。
▲若能运用各种新技术扬长避短,三缸发动机其实也大有作为。
事实上,对于小排量发动机而言,三缸机有着不少优于四缸机的地方。由于三缸机各气缸的循环特性,其排气干扰会比四缸机更小,能有效降低涡轮迟滞现象,对动力响应有较大帮助。另外,三缸机整体上机械摩擦更小,更有利于提升热效率,而更轻量化的优势也有利于降低油耗。
当然了,三缸机的这些特性必须建立在优秀研发制造水平之上,才能做到真正的扬长避短,这对车企的综合制造实力是一大考验。
文?|?超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