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的汽车保有情况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私人汽车,到2003年社会保有量达到1219万辆,私人汽车突破千万辆用了近20年,而突破2000万辆仅仅用了3年时间。2010年,我国汽车的保有量达到了7000万辆。据统计2010年9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1.99亿辆,其中汽车8500多万辆。每年新增机动车2000多万辆;机动车驾驶人达2.0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1.44亿人,每年新增驾驶人2200多万人。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20辆。而中国目前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54辆,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国作为一个新兴汽车大国,去年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新车市场,汽车保有量近年来也迅速扩大。德国一家汽车市场调研机构的最新预测报道说,到2015年,亚洲地区将拥有全球四分之一的汽车,也就是2.8亿辆。其中中国和印度的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按照这一态势发展,到2025年,我国汽车总需求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国。中国汽车市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前景为世界各国重视和认可,预计到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二.汽车维修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现代汽车维修服务于千家万户,面对的是机、电、液一体的高科技集成物,且种类繁多,技术更新快,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专业能力分析,要适应汽车维修及相关工作需要,主要应有以下要求:(1)掌握必备专业知识其中主要包括: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基础及汽车运行材料;汽车构造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检测;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等(2)具有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和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基本能力其中主要包括:汽车维修通用基本技术;特定车型维修技术;专业英语与获取信息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
三.行业新变化:学汽修又脏又累吗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汽车维修这一行业即脏又累,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一职业。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改革的深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汽车维修企业近年来迅猛发展,并已开始走向成熟,汽车维修企业不断向大规模、高档次、高水平发展。一些新企业投资几百万、几千万,建造现代化厂房、办公楼、职业宿舍、卫生间和豪华的业务室,购置美、德等国家生产的先进维修设备和检测仪器,老企业也纷纷装修、增添设备。在重视“硬件”投资的同时,也注重“软件”上的水平,技术工人必须经培训持证上岗,同时重视汽车维修新技术培训。各维修企业都在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道路。
四.传统方式的改变:学汽修难吗?
由于现代轿车从结构到控制技术已经高科技化,再采用过去“手艺修车”的方式已行不通,单靠经验大拆大卸的解体方法已不适应现代汽车维修。现代汽车科技含量高,必须采取不解体方法,用检测仪进行诊断,正确地寻找出故障及产生故障的原因,制订排除故障方案。这是规范化的修车方法。
五.当前从业人员素质调查
目前,国内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总体的技术水平不能适应汽车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据统计,现有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中有65%以上是高中、初中甚至小学毕业生,25%来自各类技术学校或中专,不到10%为大专以上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人员分布来看,5%的高学历人员部分从事相关企业管理工作,25%的各类技校生正在成为企业的骨干,而70%的低学历毕业生都在一线工作,而且技术水平提高较慢,由此看来,维修企业正需要有理论基础,经过正规培训的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经过实践锻炼后能迅速提高,他们直接充实到生产一线,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六.汽修高级人员市场需求
从最近召开的全国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与研讨会上获悉,我国目前技术工人队伍结构中,技师以上、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比例仅为4:8:31:57,而发达国家的比例为11:23:49:17, 显然,我国中高级技术人才短缺情况十分严重。其中尤其以汽修热门专业为代表,被称为“高级蓝领”的高级技工已经成为稀缺资源,“高级蓝领”出现断层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
据预测,我国汽车维修方面中高级技术人才缺口将达到250万左右,目前,北京、深圳、上海、广州、长沙等地汽车维修高级技工的薪金待遇更是可以和研究生相媲美,从这一系列数据看来,学习好汽修,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汽车后市场这两年的发展趋势有什么变化?
职高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眼视光技术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护理专业。
1、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这个专业只要培养方向分为具有专业能力的技术人才和具有良好经营能力的管理人才,就业前景也不错。孩子将来毕业之后,可以选择的单位有物流公司、外贸进出口公司等。可以从事一线的工作,也可以从管培生做起,从事管理相关的工作。相对来说,单位都是不错的,就业和发展都不用担心。
2、学前教育专业
教师是很多家庭选择的职业,很多家长会担心就业压力比较大。的确,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如果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话,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个缺口是很大的。别看幼儿园比较多,但是专业从事幼儿教育的人并不多。所以,如果家里有孩子想当老师的话,可以考虑学前教育专业。
3、眼视光技术专业
近视的人越来越多,这也就加大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学习眼视光技术专业的话,将来可以从事验光配镜工作。别看是验光配镜的工作,但是供职的单位是很多的。医院、仪器公司、眼镜公司,都需要这样的人才。
4、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
这个专业很多人都比较陌生,但是却相当于铁饭碗。将来孩子毕业之后,可以去水利水电部门找工作,也可以去建筑行业就职。而且,这些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要求专业对口。学习这个专业的孩子,是不用发愁工作的。再加上这些单位福利待遇都很好,一点儿也不用担心发展问题。
5、护理专业
社会对护理专业的需求一直很大,不管是一般医院还是三甲医院,每年都会招聘大量的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因为专业对口,学习护理专业的孩子就业是不需要担心的。再加上,护理专业在医院也有很多升职的机会。通过考试的话,就能获得更好的待遇。如果喜欢做护士的话,可以考虑护理专业。
趋势一:
市场规模正呈现爆发式增长
汽车爆发式增长在今后几年将完全进入后市场,配件、服务需求强劲,而体系过去几年增长乏力,满足每年新增的2000万的增量已经力不从心。
一线城市限购限行限外迁等政策导致北上广等城市的二手车价格下跌,一二线城市新车多,体系强大,而三四五线市场老旧车型将不断增多,车主购买保险意愿低,保养不及时,维修力量薄弱,后市场在这里有很多创新机会。
此外,高档车市场份额在增加,这类车主消费慷慨,专修此类车型的商业机会不容错过。大量涌现的报废车使得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商机提前出现。
趋势二:
保养维护比修理重要
随着车联网落地,汽车的电子系统越来越复杂,虽然可能导致故障率增加,但更重要的是,主机厂借助车载电脑和传感器,可以预先判断故障,这会大大降低非正常故障的发生率。
保养和维修的智能化、个性化会改变现有的服务模式,但前提是厂商愿意迈出这一步。
与此同时,由于车辆正越来越像一个会跑的电脑,这使得它发生故障的概率在增加,智能化、及时的维修服务变得重要——车主对车联网系统的软件服务要求、频率,可能高于对车辆本身的服务要求,大量的抱怨可能由此而来,主机厂需要为此做好准备。
趋势三:
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向后市场加速渗透
过去10年,中国后市场车间里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更多高科技诊断设备,比如车载电脑诊断仪、四轮定位仪、专用示波器、专用电表、尾气检测仪等等,体系普遍已经具备电子配件目录、网络化维修资料、智能诊断系统,一些厂商已经具备了远程诊断系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车主对线上服务咨询、询价、发现最优服务商的需求在增长,这使得很多风险投资开始向后市场的O2O投资。
主机厂、汽车门户和垂直网站、中小创业者都已经在尝试建立自己的O2O网站,试图建立配件商、服务商、车主的B2B2C平台,由于服务的非标准化,这类平台会受限于区域,短期内恐怕都难见全国性的成功范例。
趋势四:
借互联网的服务连锁将挑战连锁体系
随着新车销售放缓,主机厂的扩张也遇到瓶颈,盈利能力下滑困扰着大多数人。
由于配件供给受制于厂商,服务盈利能力必须定位高端用户群,这部分用户的品牌敏感度很高,虽然售后服务可能会贡献50%以上的利润,但如果未来不走向互联网,汽车售后基本无力进行服务品牌营销。
另一方面,过去10年多数全国性的快修连锁都告失败。但互联网在客户、服务商、竞价等领域可以发挥资源集约化优势,这使得困扰后市场的众多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
由于已经质保期外的存量汽车规模已经大于新车和质保期内车辆,而这部分车辆的服务需求更强,互联网连锁服务体系一旦成功,能扭转得了那些在50%后市场服务利润中占了5%的现状。
趋势五:
商用车和专业车服务外包需求将越发显著
过去10年,的士、商用车车队、公务用车等非私家车的服务是以垄断性的定点维修或者集团采购方式完成的,由于供需双方地位部队等,或者由于公务车由政府或者机构买单,都使得这部分的服务利润极高而公众并不知晓,创业者难以参与竞争。
但随着整个社会对公平、透明的要求增高,专业的服务机构会更好地满足这类专业车队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物流卡车车队规模扩张,比如诞生1万辆卡车的物流车队。
随着共享汽车、租车公司规模扩张,都会使服务于这类专业车队的机构有全新的商业机会。
趋势六:
零部件企业后市场业务从B2B转向B2C
过去10年,由于新车市场高速增长,国内的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开足马力为主机厂提供OEM产品,对后市场采取了传统B2B零部件销售模式,由于批发商的存在,零部件生产企业对终端用户的需求一无所知,这就给了一些无缘OEM的零部件小厂生产“高仿”件的机会。
随着近年来新车增速放缓,主机厂开始追求后市场顾客满意度和利润,对于零部件商而言就意味着OEM利润降低。
比如主机厂接受更多的顾客索赔要求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再比如主机厂大幅压低售后配件采购价格等等。
不甘受制于主机厂的一些跨国零部件公司已经开始关注B2C和零售终端。知名零部件商通过新品牌、电商、自建终端等模式进入后市场的B2C领域,将深刻改变现有的汽车后市场格局,随着更多后市场人才加盟这类零部件企业的B2C团队,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将逐步展现。
相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